社会

非遗文化在浦东校园生根发芽-区域频道-东方网

责任编辑: 来源:东方头条时间:2019-10-18 15:21:46 我要评论(0)

图片说明:三林刺绣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如今在上南南校落地生根。 上南南校 供图

图片说明:北蔡中学的小演员走上各级各类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浦东说书。 北蔡中学 供图

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古老非遗文化,正日益走进浦东学子的生活中。日前,2019年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暨非遗进校园第六批优秀传习基地名单公布,浦东的上海市上南中学南校入选。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浦东共有7所中小学(含中职校)分批被命名为市级“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锣鼓书、龙狮、江南丝竹、浦东派琵琶、浦东说书、茶艺、三林刺绣这些非遗项目,在浦东中小学校园里生根发芽。

浦东娃学浦东话

不但会说还会唱

“河塘里厢种莲藕,养鸡养鸭养奶牛……”10月14日举行的2019年浦东新区第十五届学生艺术节专场演出中,北蔡中学初一学生杨嘉毅等表演的浦东说书《农家生活乐悠悠》,赢得了满堂彩。杨嘉毅的父辈和祖辈都是土生土长的浦东本地人,小学三年级时她偶然接触了浦东说书,并参加了学生社团。5年后的今天,她成了北蔡中学浦东说书表演队的骨干,逢年过节家里来客人她就会表演一段,妈妈还会在一旁跟着哼。

在北蔡中学,有一大批师生和家长对国家级非遗——浦东说书很有感情。因为不少师生和家长能讲浦东话、愿学浦东话,2010年起学校正式将浦东说书引入校园,经过10年深耕,浦东说书如今已成为学校艺术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金字招牌”,每名师生都了解浦东说书的历史文化和表演形式,会哼唱一到两首简单的浦东说书作品。一批有表演潜能的学生还代表学校和浦东走上各级各类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浦东说书。

在千年古镇新场,基于浦东本土方言说唱并加上锣鼓击奏的乡土风格曲艺形式——锣鼓书,也在一群学生中受到追捧。2005年,新场实验中学(原石笋中学)就把锣鼓书引入校园,学校聘请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锣鼓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谈敬德等艺术家“坐镇”,定期进校为师生开讲座,普及锣鼓书知识,并为部分师生授课,校内的锣鼓书专用教室和古镇上的“中国锣鼓书艺术馆”等,都留下了师生拜师学艺的身影。此外,学校在剧目上不断推陈出新,2012年创作介绍新场“桃花节”的《桃花谣》;2015年创作《雨花里的风采》,颂扬同学间互帮互助的友谊;2018年又创作《学区新气象》,展现新场学区师生齐心协力办好家门口学校的信心和决心。

从学刺绣到舞龙狮

传承文化动静皆宜

三林刺绣以线细针密、针法多样、色彩丰富著称,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如今在三林镇的一所中学落地生根。在上南南校的三林刺绣专用教室里,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刺绣绷架,每周一二下午,区级非遗传承人周蔚纹会带着学生在此研习三林刺绣技艺。有意思的是,其中不乏男生。初一学生孟乐琦的老家在安徽,他本以锻炼动手能力为初衷开始学习刺绣,如今不仅娴熟掌握了基本针法,还和同伴们合作完成了以竹子、花朵等为题的作品。

为了让更多学生了解三林刺绣,学校将相关内容引入劳技课和美术课,由教师根据传习内容编写教案、资料,讲授三林刺绣的文史常识、艺术赏析和基础技艺。此外,学校还开发了手帕、书签等课程资源包,供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每年还会举办三林刺绣学生作品展。到了元宵佳节,学校周边的社区居民和学生家长等会被邀请进校,参观并体验包括三林刺绣在内的“民俗文化嘉年华”。

每年端午节,三林实验小学(原联丰小学)的一群“小龙人”会选择这样过节:舞起手中龙,秀出少年志。学校地处三林镇,受乡土文化的熏陶,龙狮运动深受师生喜爱。2003年,学校成立了“三林实验小学龙娃艺术团”,聘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陆大杰担任教练。之后,学校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以龙狮文化为主导的系列化课程,并把舞龙舞狮的基本动作改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小游戏,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如今,学校的“龙娃艺术团”声名在外,龙狮精神也成为每一名三林实验人的精神支柱。

乐声传至浦江西

茶香飘到果洛去

《琵琶行》中,白居易用一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琵琶的音色,在浦东教院附小(原浦东教院附校),这样的乐声时常会在校园里响起。学校与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打造浦东派琵琶传习基地,并以此为引领带动民乐特色建设。学校不仅多次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林嘉庆到校开讲座,还编写了《玉盘切切海上情——“浦东派琵琶”传习读本》等民乐校本读本。去年,校琵琶团队受邀登上上海教博会的展台,赴东方绿舟参加“非遗技艺大巡游”,还前往上海大世界为公众开设非遗课程。

在陆行中学南校,另一项国家级非遗文化——江南丝竹被发扬光大。学校在民乐教育的基础上构建江南丝竹传承系列校本课程。一方面,开发笛子、二胡、琵琶、扬琴、中阮等乐器的单声部课程,每年有12个班、36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学校开设合奏课程,鼓励学生在分声部学习的基础上自由组成小乐队,并在此基础上组建年级、校级乐队。此外,每周五中午的“红领巾广播”,内容也是围绕江南丝竹的知识普及和名曲欣赏。2017年3月,学校牵头成立了上海市江南丝竹进校园中小学联盟,成员中既有浦东的中小学,还包括徐汇、金山、松江等区的学校和艺术团体。由陆行南校编写的《江南丝竹通识》教材在联盟内共享,如今联盟成为浦江两岸中小学交流江南丝竹进校园实践经验的一大平台。

在新陆职校,一群中职生则跟着两名在茶艺方面有专长的教师学起了茶艺。从茶叶的理论知识到冲泡技艺,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学习和传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并将此作为提升个人修养的有效途径。值得一提的是,前来上海学习的青海果洛学生,也曾加入茶艺社团,他们将袅袅茶香从浦江东岸带到了青藏高原。

遗文 生根 发芽 东方网 区域

司氏文化交流中心|司氏网|司姓网|司氏家谱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司氏文化交流中心|司氏网|司姓网|司氏家谱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司氏文化交流中心|司氏网|司姓网|司氏家谱",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司氏文化交流中心|司氏网|司姓网|司氏家谱或将追究责任。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