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码头警务”解民忧·谱写警民鱼水情 剑河县公安局柳川镇派出所服务群众工作纪实

责任编辑: 来源:东方头条时间:2018-12-29 17:24:09 我要评论(0)

八月,立秋,地处剑河县柳川镇三板溪水电站主库区的革东村仍夏日炎炎。

村庄毗邻的清水江面鱼儿畅游,岸上树木葱郁,鸟语花香;独具匠心的苗、侗族吊脚楼群、古朴多姿的芦笙舞、热情奔放的山歌、酒歌,更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处“世外桃源”。

革东村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吊脚楼群美如画

而革东村村民却被人们眼中的美景所困扰。据介绍,为支持国家重点水电工程三板溪水电站的建设,清水江沿岸的革东、乃寿、返排、返迷等14个自然村寨因库区蓄水而整体搬迁,加之地质条件所限,搬迁后的村寨只能分散安置在清水江沿岸的半山腰上。

多年来,由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这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里只剩下一些老人、妇女和小孩。但在高耸群山及辽阔江水之间,却活跃着一支不平凡的群体,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他们为“码头民警”。8月13日,记者来到实地探访,了解他们的故事。

“为的是让他们省心一点”

“老人家,看着镜头,身体挺直,保持住,1、2、3,好嘞!”随着一阵咔嚓的快门声,又一位老人的身份证照片被拍下。

民警们上门给村民办理二代身份证

这是剑河县公安局柳川镇派出所在辖区革东村为村民拍摄“二代身份证”照的一幕,而这样拍照的场景,从2010年以来,陆续在该镇数十个村寨开展过。

地处清水江畔的革东村,地势特殊,山高路远,四面环水,部分村寨信息闭塞。很多年轻人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的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孩子。

老人们都上了岁数,从村里到集镇办事,往往要花上大半天时间,且只能乘船出行。导致没有办理身份证的老人连低保、社保的补助款都无法领取。

针对这种情况,2010年开始,柳川派出所推出流动“码头警务”模式,即民警们通过坐船方式进村入户,上门为居住在深山里的群众拍摄“二代身份证”照片。同时,把已办理的身份证顺带给村民们。此外,还将日常警务活动前移并延伸至辖区各自然村及群众家门口。

“我们上了年纪,腿脚不好,路程又远,到现在都还没有办第二代身份证,很多事情都做不成,幸好民警到我家来,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革东村村民吴格报提到“码头民警”,赞扬之情溢于言表。

革东村只是柳川派出所践行“码头警务”的一个缩影。

“现在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的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柳川派出所所长李彪用心记着这句话,用行动诠释着青春的定义,他为民服务的精神感染着所里的每一位民警。

只要不逢赶场天,李彪便带领民警们穿梭在各个乡镇间的山里,穿行于清水江畔的村村寨寨。

记者与民警们坐着小船到村里为群众办理业务

“山村的信息采集难度远远高于城镇社区。”李彪说,由于各个村庄比较分散,距离远,部分村庄还需要徒步前往,这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难度。

前不久,李彪和户籍民警王芬到辖区的返迷村采集信息,是该镇最边远的一个山村。他们需要先乘船到村码头,继而翻山越岭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抵达村寨。

村里的留守老人看到李彪的到来激动地说:“你们走了我们需要走的路,我们就不用走了。”

这句话,让李彪感触良多,“如果我们能够多走一点,那么这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就可以少走一点乃至不用走,为的就是让他们省心一点。”

“忘不了坚毅迷茫的眼神”

“一袭褴褛的衣裳,背着一捆比她个头还高的柴火,磨破的布鞋艰难地行走在被雨水冲刷后的泥路上,眼神坚毅却也迷茫。”那是辅警刘刚第一次到革东村走访偶遇一个小姑娘时的场景。

据刘刚回忆,他最初到村里走访时,迎接他的几乎都是戒备的眼神,很多孩子会藏在门后边或是从门缝中偷偷观望。

回到派出所,每当想起孩子们复杂而迷茫的眼神,刘刚就会揪心不已。于是,他一有时间便带着一些书包、文具盒等小礼物跑到村里去探望。

随着接触增多,村里的孩子们逐渐接受了刘刚。有时,他到村里走访,孩子们还会主动地跟在他身后一起“跟访”。

当天上午,办理完身份证及户籍证明等工作,在村委会干部的引导下,李彪和派出所民警一起去慰问村里几个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给他们送上大米和食用油。

“哎呦,是你们啊,快请进,又来看望我,见到你们就像见到亲人一样!”68岁的张世华老人声音哽咽,眼里泛起泪花。

民警的到来让张世华倍感欣慰。老人未婚,无儿无女,经历了无收入、患重病的种种磨难,生活十分困难,但生性要强的老人平时总怕别人触动他的伤疤,所以回避与邻居们交往。但经常主动上门来慰问的李彪一行却让老人仿佛见到了久别的亲人,孤寂的心灵大门被打开了。

张世华说,他曾感觉到绝望,由于村委会干部常常关心他,民警们也来看望他,这都激励着他,一定要坚强地生活下去。

柳川派出所所长李彪(左)与贫困户张世华老人交流

“生活上没有更多的需求,就是希望你们能来看看我,陪我摆下‘龙门阵’。”听到老人内心的表白,民警姜辉连忙为老人留下了联系电话。一扇矮矮的小门、一个窄窄的小棚、一张破烂不堪的单人床、几块砖石堆砌的土灶、几瓶随意摆放的调味品,构成了张世华的全部家当……

“张叔,以后不要在屋子里生火做饭,万一点燃了床上的棉被,后果不堪设想。”民警杨光进提醒着说道。

同时,李彪还不忘叮嘱革东村村支部副主任田维斌,请他与村里协商,帮忙给张世华建一个简易的露天灶台。

临走时,张世华紧紧握着民警们的手,就像与亲生儿子离别那样依依不舍……

“将流动‘码头警务’进行到底”

每次出警,李彪和同事们都要背着鼓鼓的“警用装备包”进村入户。包里装着用于办理二代身份证所需的笔记本电脑、摄影器材、白色背景布等,足足有20多公斤重。

随着“码头警务”的服务内容不断拓展,从上门办身份证、送户口本、宣传法律法规发展到为偏远村寨的群众代送或帮其办理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合法手续、邮件等。

为了尽量多走几个村,民警们爬坡上坎抄近道走小路是常有的事

由于年纪轻,与群众关系融洽,民警们被辖区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码头民警”。为方便群众联络,他们还在辖区村口设立标示牌,公开手机号码,24小时接受群众咨询。

“如今,革东村的父老乡亲都是我们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每每发生可疑情况,他们会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告知。”李彪说,革东村这几年,未发生重特大刑案。

有一回,李彪到革东村进行身份信息采集录入,有村民反映,一位疑似精神病患者的人在江边划着竹筏游来游去,后跑进对面中寨(即革东村另一个自然寨)的树林里消失了。

为排除安全隐患,次日清晨,李彪和民警董永成开着警车沿着中寨的山上巡逻。

当警车行驶在坑坑洼洼的机耕路上,突然车轮压到一块尖锐的石棱,爆胎了!车子一倾,差点翻下悬崖。李彪和董永成惊魂未定,连忙下车更换轮胎。由于没有修车的设备工具,两人借着手电筒昏暗的光线和朦胧的月色,忙活了大半天,才把轮胎换上,继续前行……

经过几天调查摸排,可疑人员都未出现,他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通过多年来的走访联系,他们对辖区内的治安热点、难点了然于胸。柳川派出所受理案件数量逐年下降,辖区无重特大案事件发生。”剑河县公安局副局长刘仁灯说。

据统计,自“码头警务”开展以来,为群众办、送身份证9658个、户口本3657个、户籍证明2231份,发放法律法规、禁毒、消防安全等宣传单12000余份,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800件,调解矛盾纠纷124件,查破治安案件215件。

在剑河,大部分自然村与革东村一样,至今仍只有弯弯曲曲的机耕路,大多靠水路出行。

“虽然条件艰苦,但乡亲们都很朴实,懂得感恩。每次到村里,看到他们热切的目光,我们再苦再累也要将流动‘码头警务’进行到底。”李彪坚定地说。

记者手记:用行动诠释敬业

从早晨8点到派出所报到,至下午6点体验结束,在近10小时的采访体验中,民警们对记者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辛苦了。”虽然只是短短的4个字,却让记者有些惭愧。因为,民警们每次走村串户都要走上10余公里的路程,而记者随便走一段山路都会气喘吁吁。其实,所谓的事业有成,标准很多,李彪和民警们用行动给出了最为质朴的答案——“敬业”。这两个字看上去不难,但做起来却不易,它需要心无旁骛的专注,更需要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与坚持。民警用“辛苦指数”和“付出指数”换来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与当地群众共同谱写了一首现代警民鱼水情。(杨婧)

(编辑:姚雨婧)

剑河县 鱼水情 警务 谱写 派出所

中华司氏文化交流中心—司姓企业家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中华司氏文化交流中心—司姓企业家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中华司氏文化交流中心—司姓企业家",不尊重原创的行为中华司氏文化交流中心—司姓企业家或将追究责任。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