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京沪津基本实现,年薪10万+离我们还有多远?

责任编辑: 来源:东方头条时间:2019-07-10 19:53:33 我要评论(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蚂蚁虫

想必上周末,大家被2018年各省市平均工资刷屏了吧。这则由中新经纬整理、国家和各地统计部门发布的2018年城镇就业工资汇总显示,京沪津三大直辖市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年薪都实现了10万+(超过了10万元),不少人又一次感叹自己拖了后腿。哎,为什么要说“又”呢?

上周末刷屏的2018年各省市城镇工资图

由于统计中的偏差影响,平均值其实不太能准确反映多数人的现实水平,因此有专家呼吁应该以中位值来替代平均值。这些都是另话,我在中新经纬整理的数据基础上,加入了去年各省市的人均GDP相关数据,发现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东西。

非私营单位:10万+时代到来,京津沪领头浙粤苏紧随

先从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说起,毕竟中新经纬的文章标题就是《27省份平均工资出炉,京沪津非私营年均超10万元!》。(关于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的定义,将放在文章最后部分来说明。)

几个一线发达城市,毫无争议地在非私营单位人均工资上大幅领先。在10万元以上的省市为3个,正是传统的京津沪三大直辖市,其中北京、上海都超过了14万元。而天津刚刚突破10万元,与北京、上海的差距比较明显,而和身后的浙江、广东、青海相比,天津又没有拉开距离,仅仅领先了1.2万元。彼此差距不大,加上名义增长速度又比它们少了半截(约5个百分点),少则两年多则三载天津就会被后来者反超。

青海是排名前10中的另类

不过,在非私营单位人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方面,则是另外一番风景。增速前10名中,只有广东一个经济发达省市,其他5个省市人均GDP排名均在20名左右,最高的海南也排名第17。如果把增速排名榜单拉长到Top10,仍然没有看到其他经济发达省市的身影。这表明,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市普遍到基数大、增长慢的阶段,只有广东仍保持着较高的活力,未来成为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名只是时间问题。嗯,增长乏力的天津被广东拉下马是必然的。

广东是唯一挤进前10的发达省市

不出意外的话,到2020年浙江和广东的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也将达到10万元,而增速略慢的江苏可能要稍晚一年。届时,中国将有至少5个省市的非私营单位平均年薪超过10万元。之所以没将青海计入,主要是因为它自身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支撑,对中央财政补助的依赖性很大(2018年青海获得中央补助收入1230.4亿元,同比增长10.5%——数据来源:青海省政府官网)。2018年青海省的人均GDP只有7207美元,相当于浙江、广东的一半,但却支撑着相近的非私营单位人均工资,未来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难免要打个大问号。

如果能继续保持现有增速,那么2022年前后将出现10万+井喷现象,届时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过10万元的省市将达到20个左右。其他省市的童鞋也不要太着急,多等三四年也陆续熬到了,在2026年左右,几乎全国各省市的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都将超过10万元。届时,非私营单位普遍年入10万不是梦,真好!

黄色块的16省市非私营单位工资跑赢了GDP

此外,16个省市的非私营单位工资跑赢了当地的GDP增速,占到了27个省市的6成。近年来经济表现不佳的东三省居然在这方面拨得了头筹,吉林和黑龙江分别占据第一名和第三名,同样深陷增长困境的天津则排名第二。

这三个省市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2018年GDP增速都很低,天津2.3%、吉林3.4%、黑龙江5.2%,排在去年各省市的倒数前三名。其中吉林省的非私营单位工资增速达到11.5%,是GDP增速的3.38倍;而天津在GDP增速2.3%的基础上取得了6.6%的非私营单位工资增长,都堪称是不小的奇迹。

私营单位:工资不如非私营,今后差距还要拉大

尽管工资整体普遍在涨,但不同单位实际情况并不一样。与非私营单位员工的风光相比,私营单位就要逊色得多了。

1、私营单位工资水平低了一大截

非私营单位平均年薪超过10万元的省市有三个(北京上海天津),但私营单位工资却没有一个,最高的北京也只有7.69万元。如果仔细察看中新经纬的这份数据,就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在公布了私营单位工资数据的省市中,没有任何一个省市的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能超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中新经纬特意计算了一个非私营单位年薪与私营单位年薪的比值,来比较两者的差距。23个公布私营单位工资的省市中,中位值为1.76,差距非常明显。

没有一个省市的私营单位工资能高过非私营单位

其中福建是私营单位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省市,但其非私营单位年薪与私营单位年薪之比还是达到1.4,非私营单位员工比私营单位员工更多赚4成工资。而上海和青海这个比值分别达到2.46和2.22,差距非常巨大。虽然两者的比例非常相近,但背后的原因可能大为不同:上海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大,少有小微企业,非私营单位容纳了多数人的就业;而青海则可能是企业较少,国企和机关单位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

2、私营单位工资增速也普遍更低

在增速方面,私营单位也落在了非私营单位的身后。在公布了数据的23个省市中,只有上海、江苏两个省市的非私营单位工资增速不敌私营单位,其他19个省市的私营单位在增幅方面都没能跑赢非私营单位。

非私营单位工资增速最高的是14.2%(安徽),中位数是10.6%,而私营单位工资增速最高只有9.8%(江苏),中位值是8.5%。之所以选用直接调取的中位数,主要是各地从业人员差异较大无法计算出平均数,只好退而求其次。不难看出,两者增速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私营单位工资基本都没能跑赢GDP增速。在已经发布数据的23个省市中,除了上海、广东、吉林略高和内蒙古持平外,其余19个省市的增速都不及同期的GDP增速。河北和宁夏两省区私营单位工资的名义增速分别仅3.6%和4.1%。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我国通胀率为3.13%,河北和宁夏私营单位员工收入只是勉强跟上了货币贬值的脚步。如果考虑到国内计算方法滞后、CPI不足准确反映通胀水平的话,那么河北、宁夏、重庆、广西、青海、吉林和甘肃等增速不足6%的省市,其私营单位员工工资有可能同比缩水,实际收入不升反降。

基数本来就小,增速又低,未来私营单位工资水平还将被非私营单位甩开。按两者的中位值之差计,五年后私营单位的年薪在现有基础上被非私营单位再拉大1成差距。2018年23个省市非私营单位年薪与私营单位年薪之比的中位值为1.76,五年后的2023年这个数据将扩大到1.936倍。这个数值放在2018年可以排在省市榜的第4名,仅次于前三名的上海、青海和吉林。

至于年薪10万+,私营单位就离得更远了。以去年私营单位平均工资49575元和同比增速8.3%计,需要9年后也就是2027年才能达到。而能达到平均工资49575元的省市只有7个,约占公布数据23省市的三分之一。此时,全国各省市的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已经几乎全部超过了10万元。哎,私营单位员工真的是伤不起呐。

工资水平取决于GDP,京沪和落后省市收入差距大

除了像青海等少数省市外,无论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工资的排名,大体上与人均GDP高低相关。经济发达省市相对靠前、经济欠发展省市在后。但也不完全,因为有两个因素存在:一是榜单统计的是城镇就业人口,而人均GDP包括了农村,口径上不太一致;二是部分省市的非私营单位工资受中央财政拨款影响较大。比如说,青海和宁夏就挤进了非私营单位工资收入榜单的前10名,以其经济水平来说显然是不相符的。

本文分析均源自这张全图?

人均GDP前几名的省市,几乎包办了工资水平的前几名。比如人均GDP前三名的北京、上海、天津,正是非私营单位人均年工资的前三名,也是目前仅有三个突破10万元大关的省市;同时,除天津因为数据缺失外,北京上海还挤入了私营单位人均年工资的前三名。而广东、江苏、浙江、福建、重庆等经济发达省市,也排名靠前。

这也以实际数据再次向人们验证了曼昆总结的十大经济学原理之一:人们的生活水平主要取决于生产率的高低。

数据榜单还反映了省市不同单位的收入差距问题。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前面说的非私营单位年薪与私营单位年薪之比,数值越大说明收入差距越大,反之则越小。

收入差距较大的省市主要是两种情况:一是经济相对落后或增长乏力的地区,如青海、吉林、宁夏、山西;二是经济发达的直辖市,如上海和北京。前者是可能是经济基础欠佳,使得国企和机关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力,它们的工资更依赖于中央财政补助。后者则与其经济发达、大企业数量多占比较高有关;国企、外企等大企业属于非私营单位,这样一来就拉大了与私营单位的收入差距。

重点看第5列的数值大小

而收入相对比较平均的省市则是:1、比较发达的沿海经济大省,如福建、广东、江苏和浙江;2、人均GDP排名20名左右的中部省份,如河南、安徽和江西;3、重庆成为了收入差距最小的直辖市。在这些省市生活的人们,可能会觉得彼此的贫富差距小一些。

究其原因,沿海省份的私营经济活跃且有实力,付得起员工较高的工资,从而拉小了与非私营单位的差距;欠发达的中部省市则是非私营单位实力有限,无法拉大与私营单位的收入差距;而重庆很可能和它在直辖市中的城市化水平最低相关,这种情形可能会长期性存在。

年薪10万+:进非私营单位、去京沪和粤苏浙闽

需要说明的是,这份统计数据中的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与我们日常概念不太一样。是否私营单位的定义,并非以法人单位的所有者性质来划分,而是有所特指。

按中新经纬引用国家统计局的标准,私营单位是指在内资法人单位中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即:只有自然人控股的内资企业才视为私营单位,范围非常小。而非私营单位的范围则非常大,除了私营单位之外的其余的法人单位统统归在非私营单位内,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单位。其中不少企业为私营性质,但都划入了所谓私营单位的口径之内。

因此,统计数据中的私营单位,大体上可以等同于小微企业;而非私营单位,则可称为规模企业和机关单位的总称。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小微企业收入水平远低于行业和社会平均水平,表明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比较艰难。作为吸纳劳动力的主力军,小微企业在中国经济和社会中具有比份额更重要的意义,应该设法改善其生存环境。

无论在哪个省市,想自己的工资高,进非私营单位都比在私营单位的概率大。因此,去国企、政府机会、大公司和外企,都是年轻人向往的求职之选。在某些落后省市,非私营单位甚至是唯一的出路,多年兴盛不衰的国考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想赚得更高一些,比如10万+年薪的话,那么就必须得往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和福建等经济发达省市跑。这也恰恰与目前国内人才流动的方向一致。即便在小微企业上班,去北京、广东、上海也是拿10万+工资的首选。按2018年的数据(工资值和增速)计,北京有望在2022年、广东和上海有望在2025年实现私营单位工资破10万元。

至于能否不拖平均值的后腿,就得看自己的机遇和努力成分了。(本文首发钛媒体)

年薪 京沪 离我们 还有多远

中华司氏网|司姓网|司氏家谱|司氏文化交流中心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中华司氏网|司姓网|司氏家谱|司氏文化交流中心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中华司氏网|司姓网|司氏家谱|司氏文化交流中心",不尊重原创的行为中华司氏网|司姓网|司氏家谱|司氏文化交流中心或将追究责任。

网友点评